2010年10月Thomes N.Conner,M.D 在美国完成了第一台芯钻手术,他指出该新技术的产生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辐射,为主治医师、医务工作者和病人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
2011年在美国芯钻系统又获得了医疗器材设计杰出奖。这样一个杰出的设计究竟蕴含了怎样的能量?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芯钻髓内钉系统(国际市场标准名称为DISTALOCK IM Nail and Drill System)是Ramon B. Gustilo教授 (著名的创伤分型Gustilo分型创立人,美国创伤学会创始主席)发明的革命性髓内钉技术,一种由内向外的远端锁定技术(Inside-out),最初在美国市场上市,后经常州华森医疗集团研发团队与GUSTILO教授以及美国DGIMED公司工程人员根据亚洲人体骨骼特征和亚洲骨科医生使用习惯联合改进后,在近年正式引入中国市场。
这样一种源自美国的技术,在股骨干骨折治疗领域备受好评,具备了怎样的优势呢?
股骨干骨治疗领域的“诸神之战”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微创、快捷、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负重的优点,是目前股骨干骨折治疗的金标准。髓内钉手术的关键技术在于闭合复位及提高远端锁钉的准确性(文献报道髓内钉首次远端锁钉的失败率达29%)。
传统髓内钉技术应用瞄准架、X线透视进行远端锁定,容易出现瞄准架不准,锁钉植入困难,不仅增加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增大且在术中需反复透视,增加X线辐射量,对患者及医护人员均造成X线暴露伤害。
针对远端锁钉困难以及X线暴露伤害等问题,激光定位、磁力声控导航等辅助设备相继推出,并在国内部分医院开展,但由于器械价格昂贵、手术操作复杂等问题无法在各层级医院普及。
“芯钻髓内钉系统”,拒绝x射线,拒绝远端锁定瞄准器,快速锁定,费用实惠。
芯钻髓内钉系统是骨科手术革新性的突破,由髓腔内从远端锁定孔钻出软钻实现远端锁定孔定位,使用该技术,使远端锁定更加简单便捷,减少手术时间,减少透视辐射风险,该技术的使用,标志着创伤骨科诊疗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芯钻髓内钉系统由“芯钻股骨髓内钉或芯钻胫骨髓内钉”、“芯钻及芯钻控制器”组成,其中“芯钻及芯钻控制器”包括了限位器、芯钻控制器、软钻。
芯钻及芯钻控制器
内植入物
“芯钻髓内钉系统”的手术技巧
按常规手术步骤复位骨折后打入髓内钉;
2.安装芯钻适配器:用连接螺栓固定后把限位器滑至相应髓内钉长度的刻度;
3.插入芯钻控制器:顺时针旋转将控制器的限位杆嵌入限位器上远端锁定卡槽内;
4.释放芯钻导向器:向前推动控制器扳手,释放芯钻控制器前端的导向套管;
5.由内至外经皮钻出芯钻:高速电钻均匀推进,不得停顿,直至钻透骨皮质,钻出皮肤3-5cm;
6.远端切开皮肤约1cm,插入空心套筒并插入导针,同时缓慢退出软钻,导针随之进入髓腔;
7.退出芯钻控制器并打入空心钻,直至穿透对侧骨皮质;
8.定位次远端孔并固定,最后固定近端孔。
“芯钻髓内钉系统”的临床反馈
芯钻髓内钉系统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价格低于其他远端辅助技术,经华森医疗器械公司转化、改进、生产,推向市场,用于治疗复杂股骨干和胫骨干骨折,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逐渐被各级医院的骨科医师接受和推广。